張文赫 分析師
從代工王者到AI伺服器核心,股價進入價值重估期
鴻海(2317)不再只是過去大家印象中的「代工組裝廠」,而是正站在AI供應鏈的最前線。隨著輝達(NVIDIA)AI伺服器需求爆發,鴻海扮演的角色從過去的代工夥伴,躍升為AI機櫃與GB200、Blackwell系列產品的主要組裝核心。這意味著,鴻海在AI產業鏈中地位不僅穩固,更具備長線爆發潛能。
AI伺服器爆發期,鴻海地位水漲船高
AI伺服器是目前科技產業最火熱的題材之一,而鴻海正是少數能同時跨足伺服器主機板、整機組裝與機櫃整合的大廠。近期市場傳出,輝達GB2000及下一代GB300伺服器已開始由鴻海量產出貨,相關營收貢獻可望自第四季起顯現。劉揚偉董事長日前更明確指出:「AI才正要起步。」這句話不僅是宣示,更是產業方向的揭示。隨著全球AI資料中心擴建潮方興未艾,鴻海將受惠於AI伺服器出貨放量與雲端設備升級浪潮,產業價值重新被市場評估。
電動車進入量產倒數,「AI+EV」雙引擎啟動
除了AI伺服器業務,鴻海的電動車布局同樣逐漸開花結果。高盛預測,自2025年起,鴻海電動車業務營收將明顯放大,旗下MIH平台合作夥伴數量快速增加,成為台灣電動車供應鏈的重要推手。
基本面強勢支撐,外資重估價值
鴻海9月營收達到歷史新高,顯示AI與高階組裝業務動能強勁。外資對鴻海的態度也從觀望轉為積極,美系外資近期將目標價一口氣調升至400元,主因在於AI伺服器貢獻將顯著提升獲利預期。鴻海的AI與電動車雙題材皆具長線潛力,市場重新評價的過程才剛開始。
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