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價調漲受惠股
◎陳子榕 CSIA/CFTA
台灣電力供應面臨挑戰,台電的營運狀況受到關注。
(一) 台電強韌電網計畫:
台電計畫在未來十年內投入新台幣5,645億元,以提升電網韌性。
該計畫旨在改善電網結構,降低停電風險,並為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做準備。
受惠的企業包括電線電纜供應商如:華新(1606)、大亞(1609)、華榮 (1608)、輸電配電設施如:中興電(1513)、華城(1519)、亞力(1514)、大同(2371)、智慧電網傳輸設備如:康舒(6282)、儲能系統,如台達電(2308)、東元(1504)等
(二) 台灣缺電問題:
台電近年累計虧損高達3,820億元,主因是燃料支出翻倍。
電價審議委員會據傳將在3月討論調高電價,以反映成本,電價至少要上漲50%至60%。
(三) 綠能產業:
政府積極推動綠能科技產業創新方案,以促進新興綠能產業的發展。2023 年政府加速推動綠能設置,主要集中在太陽能和風能領域。
(1)太陽能方面,屋頂型、漁電共生、農電共生等模式成為主要發展方向。
(2)離岸風電方面,已完成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第一期,預計於 2026-2027 年間併網。儲能市場也受到熱烈投資,但由於申請量過大,台電已暫停併網申請。
綠色金融政策也鼓勵綠能產業的發展,提供更多資金支持
(四)綠氫產業:
綠氫是最具前景的脫碳解方,尤其在最難減排的產業中。
綠氨儲氫技術是最具發展性的選項,可應用於化工業、鋼鐵業、交通運輸業等領域。各國政府已公布氫能、綠氨相關發展策略,構建多元電力轉換的淨零願景。台電的電網強化計畫、台灣缺電問題以及綠能產業的發展都是值得關注的焦點。密切留意相關股票的動向,以把握投資機會。
推2檔個股
台達電(2308),2月營收272.05億、年減6.56% 。AI伺服器目前雖僅佔台達電2%的營收,但已經吃下將近一半的市場份額,其中,如果是DC to DC產品,佔市場份額更是超過一半,今年看好AI 伺服器產品將翻倍成長,持續看好長線商機。
大同(2371),2月合併營收約為37.93億元,較上月成長12.98%,與去年同期相較,增加6.65%,前二月累計合併營收約71.5億元,較去年同期成長0.78%。大同是台灣唯一全系列電力系統設備製造商,電力事業是大同發展重心,重電事業部正積極加速美國UL認證,搶食美國兆元基建商機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