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電營收股 走自己的路
◎陳子榕CSIA/CFTA
國安基金5000億子彈上膛,短線風氣有轉變的現象,國安基金大多以權值股台積電、台塑四寶、金融股為主,指數跌深後都會有理由反彈,但是看到一個現象,上游半導體股除了台積電外,即使有國安基金護盤利多,但仍擋不住賣壓,包括智原、世芯-KY、矽力-KY、新唐、瑞昱、創惟等IC設技股,持續破底,這告訴我們一件事,趨勢的力量不可逆,產業下行即使跌深也不要亂接刀子,因此電子股營收選股是往IPC、網通股等下游做選擇,非電族群一樣要避開上游原物料、海運、散裝輪等,就算營收創高也不能搶反彈,因為全球經濟正在衰退,報價都會下跌,本偏文章說明非電營收成長股要如何挑選。
胡連6月營收成長
汽車零組件受惠晶片缺料緩解,截至2022年6月底,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突破千萬,來到1001萬輛,其中,純電動汽車占比高達8成,其中比亞迪旗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約64.14萬輛,年增 314.9%,正式超越特斯拉上半年全球電動車總交付量56.4萬輛,成為全球新能源車銷售第一名。此外,中國力推新能源車下鄉,以及可能延長展延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免稅,補助汽車購買,因此推升汽車零組件廠6月營收都有明顯的成長。
端子廠胡連(6279)主要客戶為大陸自有品牌車廠,分別為長安汽車、比亞迪、鄭州日產、東南汽車、長豐汽車、東風裕隆,其它還包括東風渝安、奇瑞、一汽轎車、長城汽車等。其中吉利汽車8.8%、比亞迪6.4%、長安汽車7.7%、東南汽車佔約不到4%、長城汽車、奇瑞汽車、一汽等分別佔約不到1%,中國營收占比超過7成,受惠中國汽車補助的政策。
今年5月胡連以6350萬向尚億投資收購其持有上河工業公司100%股權,並以人民幣2100萬元,向尚億投資取得薩摩亞EAGLE GOOD LIMITED100%股權,藉由收購台灣與大陸嘉興的兩家線束廠,加強垂直整合,擴大產品線,6月起納入合併報表,將貢獻每月約4000萬,因此6月營收新高5.15億,Q3除了新收購線束廠的繼續挹注外,受惠疫情加速中國汽車零組件國產化,胡連於既有中國客戶滲透率提升,如上汽新塑件模具訂單預估2023年下半年全數量產,以及高壓產品預計於Q3開始供應給長安跟長城,用於馬達和電池系統,中國地區營收將成長3成以上;高頻產品新導入於日產、奇瑞等用於影音視訊設備等,未來也會積極透過LEAR切入合資品牌廠的高速高頻產品。
胡連不旦是比亞迪供應鏈,也是特斯拉的供應鏈,特斯拉的訂單約佔全年營收占比達5%,而歐美市場中,Q2鏟雪車訂單受惠客戶補庫存及新專案PCB保險絲盒挹注,下半年歐洲三大客戶中Magna及Piaggio陸續有新專案量產,預計歐洲營收全年增長3成以上,今年下半年獲利將三級跳,全年上看9元,投信買超。
航太業大復甦 駐龍年成長50%
經歷2年疫情的黑暗潮,航太業終於迎來復甦,全球二大飛機製造商波音和空巴對未來20年全球航空業發展預測,新機需求量分別為43610架、39020架,即未來20年整體航空產業仍呈現穩定成長的態勢,尤其波音預期,未來20年亞太地區的新機需求量逾43%,由於疫情已使產業供應鏈重新洗牌,台廠具備強大的韌性,獲得大量的轉單。
航太零組件業大廠駐龍(4572)主要大客戶為波音機體大廠,駐龍零組件業務也以機體結構件為主,其中737MAX的零組件又為大宗,波音規劃在Q 737MAX的產能從每月26架拉高至月產能31架,加上737MAX已經陸續取得全球各地的復飛許可,飛安疑慮排除,交機速度回升,將挹注相關供應鏈訂單持續成長,目前波音在手還有約4千架的737MAX的訂單,是波音在手訂單最高的機型,受惠波音成長的趨勢。
駐龍目前稼動率已達80%,人工滿載甚至要加班,隨著出貨時程排定,營運可望逐季上揚, 6月營收創下32個月以來新高,今年全年營收年增至少50%。公司接獲轉單,後續將積極爭取更多新品項開發,此外,也將爭取空中巴士機型未來機種的零件開發生產機會,包括A320、A350 結構零件訂單,力拚未來在各市場表現可發展為美國、歐洲與亞洲三足鼎立。加上漢翔(2634)高教機今年交機目標看增,對有高教機零組件業務的駐龍而言也是一大助益。公司也持續看好後市需求,近日再公告前進高雄仁武產業園區取得地上使用權、將投入擴廠建立新產能,股價持續創下波段新高。
不斷電靠亞力 6月營收創新高
近期台灣歷經多次斷電、跳電,顯示電力真的不足,電子業者擴廠,對不斷電有高度要求, 機電大廠亞力電機(1514)不旦受惠科技大廠擴產投資,相關客戶訂單需求強勁,隨著晶圓代工廠、記憶體廠啟動擴廠,訂單已從上半年開始陸續交貨,成為推升營運站穩高檔的一大引擎。另一方面,政府積極推進綠能產業發展,國內饋線建置如火如荼趕工中,亞力在光電設備、充電樁也布局已久,開發容量較大的光電逆變器,充電樁切入電動巴士,透過投資唐榮成為策略夥伴,相關饋線監測也由亞力負責;而軌道工業基礎建設為政府前瞻計畫2.0中預算最高的項目,高達2000億,亞力為最早進入相關領域的廠家,也積極搶食軌道建設新設或大量汰舊換新帶來的商機。6月營收7.87億創下歷史新高,月增36%、年增55.4%,下半年訂單能見度高,單月營收有機會再創新高,股價創下24年以來新高,外資買超。
回歸正常生活 統一超營收新高
前兩年因為全球疫情爆發,台灣嚴格守成,進出都要量體溫、掃描QRcode,大幅影響通路的表現,台灣在今年疫情爆發後,逐步與病毒共存,確診人數逐日下滑,民眾回歸過去正常生活,網購、UBEREAT等需求下滑,民眾開始前往餐廳、超商等內用需求增加,這兩年大受影響的通路股也迎來曙光。
統一超(2912) 6月營收239.5億,年增17.8%,月增0.7%,連續第2個月創下歷史新高,截至今年6月底止,統一超累積全台門市已達6503家,比起去年同期的6210家成長4.7%,另外包括菲律賓有約3500家門市,在大陸也有將近300家店,整體統一超累積開了1萬家門市,營運規模擴大推升營收走揚。
6月因成功掌握換季食飲商機,旗下自有鮮食品牌「星級饗宴」持續引領話題風潮,攜手五星級飯店、米其林星級餐廳名廚,推出西式和泰式口味的「星級超商料理」,推升6月鮮食類產品業績年成長超過三成。另外,夏日高溫,進入飲品的熱銷旺季,統一超結合超人氣名店,跨界聯名獨家飲品,「國際啤酒節」登場,眾多沁涼飲料就近買,帶動相關業績成長一成;旗下CITY系列飲品,也深耕精品咖啡,帶動相關業績成長近4成。7月天氣持續酷熱,有利飲料、冰品等需求增加,外加暑期出遊、七夕、中元及中秋預購等重要檔期,公司將配套推出各式優惠活動,將有利營收持續再創新高。長期被受影響的通路股,今年否極泰來,投信、外資買超,股價打出底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