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股期貨研究報告

蔡鎮村分析師:系統性風險淬鍊 台股將趨穩健(萬寶週刊1666期)

蔡鎮村

系統性風險淬鍊 台股將趨穩健

自十月初起中東以巴衝突緊張氣氛、美中相互競逐科技禁令,衝擊全球股市、債市及匯市。加上台灣總體經濟指標未好轉,造成台股以小漲大跌的方向陸續走跌。到了十月下旬,在金管會黃主委信心喊話指示台灣證券市場仍健康;景氣信號升為17分黃藍燈,以及權值股季報釋出利多之下,十月底大盤有在16000點落底走穩的跡象。接續十一月及十二月是歐美消費電子的旺季,台股有機會回穩攻堅的態勢,但是行情不是單行道的V型反轉,仍依相關事件佈局,尤其是如何降低以巴衝突的殺傷力。

 

十一月上旬將面對季報及十月營收公告,雖然9 月外銷訂單持續年減,連13黑,然而有逐月打底回升的跡象,因此,投資人需關注口袋名單,若是第三季季報三率(毛利率、營益率、稅後純益率)三升,再配合十月營收成長,將是未來股價行情走揚的基石。依公告第三季較第二季三率三升的企業,有台光電、創意、美律、同欣電、寶雅、天鈺、台表科、敦陽科、凌陽、瑞穎、中砂、晶睿、欣銓、世豐等。但是近期的籌碼分散狀況較偏散戶持有,因此,佈局之前先行參考籌碼分析,才更能穩操勝算。

 

外資籌碼變化主導大盤行情方向

至十月底截止,集中市場外資共賣超1445億元,融資增加597億元。然而近四個月外資共賣超達五千多億元(七月賣超839億元、八月賣超1240億元、九月賣超1660億元及十月賣超1447億元),個股方面,以賣超較大量的是鴻海約24萬張(股價創今年新低),金額最高的是台積電約22萬張,雖然外資持有台積電還有72%,但對總市值降到40%之下,加權指數也順著節節敗退。然而買超約2萬5千張聯發科(股價創今年新高),可以看出股價行情方向與外資持有籌碼的態度密不可分。有待外資回頭買超,台股方向才能更明確,個股的行情更明顯。

 

近日到住家附近證券公司訪談,受新冠疫情及現場客戶產值低的影響,多數公司的營業大廳順勢關閉電視牆的看盤區,而有提供看盤區的公司,隔離看盤的現場客戶合計也低於6人。看似有底部即將來到的跡象,但是國際不確定的政經干擾因素仍深植投資人心中,在未明確之前,即使有亮麗的財報,行情走向大多僅是曇花一現。因此,不宜在利多時急躁追價佈局。

 



回文章列表